🚨保鮮膜隱藏的健康陷阱
最近天氣變涼,很多人會把吃不完的麻油雞、東坡肉包上保鮮膜冰冰箱,但你知道這個動作可能讓塑化劑偷偷跑進食物裡嗎?
🔥高溫+油脂=塑化劑溶出雙重危機
保鮮膜主要分成「PE」、「PVC」、「PVDC」三種材質,其中PVC材質為了增加柔軟度,製作時會添加「DEHP」等塑化劑。當遇到:
- 超過60度高溫(像是剛煮好的熱湯)
- 油脂含量高的食物(滷肉、起司、油炸品)
- 長時間接觸(冰在冰箱好幾天)
塑化劑就會從保鮮膜「搬家」到食物裡!根據食藥署研究,用PVC保鮮膜包覆含油食物,塑化劑溶出量最高可達標準值的15倍!
🧊冰箱保存的3個聰明替代方案
1️⃣ 玻璃保鮮盒:最推薦!耐熱又安全,還能直接微波 2️⃣ 矽膠保鮮蓋:環保可重複使用,密封效果佳 3️⃣ 烘焙紙隔離法:先用無蠟烘焙紙包覆,再蓋保鮮膜
👀挑選保鮮膜必看標示
- 認明「PE材質」較安全
- 避免「PVC」或標示不清產品
- 微波時要選「可加熱」款式
- 有「脫酸素劑」功能的保鮮膜能延長保鮮
❗️這些食物最危險!
✖️ 滷味滷汁
✖️ 麻辣鍋湯底
✖️ 油脂多的糕點(如蛋黃酥)
✖️ 表面油亮的燒烤類
下次保存剩菜時,記得先把湯汁表面的浮油撈掉,等食物降溫後再用「無塑化劑」的容器保存。別讓方便變成健康負擔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