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關鍵煮法!營養師親授食物處理全攻略
台灣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,但你知道嗎?同樣的食材用不同煮法,營養保留度可能差3倍以上!今天就讓專業食療顧問告訴你完整秘訣~
🥗生食這樣吃最聰明
適合生吃的5大明星食材
- 美生菜家族:蘿蔓、結球萵苣含水量高,加熱反而軟爛
- 水果黃瓜:表皮蠟質少,連皮吃補充矽元素
- 彩色甜椒:維生素C是柑橘類2倍,切塊拌優格超對味
- 嫩葉菠菜:選擇溫室水耕品種,草酸含量較低
- 紫高麗菜:花青素遇熱易破壞,刨絲做沙拉正合適
⚠️生食安全3要點:
- 流水沖洗至少1分鐘,葉菜逐片清洗
- 使用臭氧水機殺菌效果更佳
- 腸胃敏感者改吃半生熟,像是汆燙5秒的A菜心
🔥7大烹調法優缺點比一比
①清蒸:營養保留王者
- 最佳食材:瓜果類(南瓜、冬瓜)、鱈魚、蛤蜊
- 黃金時間:
- 葉菜類:3分鐘(鋪烘焙紙防滴水)
- 根莖類:15分鐘(切拇指大小塊)
- 全魚:8分鐘(魚身劃刀加速熟成)
②水煮:雙重營養保存術
- 先煮後冰:青花菜燙2分鐘撈起泡冰水,維生素C多留30%
- 湯汁利用:煮紅蘿蔔的水別倒掉!拿來煮粥增加β-胡蘿蔔素吸收
③燉煮:冬天進補必學
- 錯誤迷思:以為湯越白越營養,其實是乳化脂肪
- 正確做法:
- 肉類先汆燙去雜質
- 最後10分鐘再放葉菜
- 加醋幫助釋放骨鈣
④熱炒:台菜精髓這樣守護
-
油煙預防3招:
- 冷鍋先放1大匙水
- 使用耐高油溫的苦茶油
- 裝抽風力強的隱形鐵窗型抽油煙機
-
驚人數據:炒青菜時全程開抽油煙機,可減少67%肺部傷害風險
⑤微波:上班族必備技能
- 容器選擇:認明PP5三角標,碗緣留1公分空隙
- 加熱秘訣:
- 鋪濕廚房紙巾防食物變乾
- 分段加熱(每次30秒)
- 海鮮類要翻面
⑥燒烤:偶爾解饞這樣做
- 致癌物減少法:
- 肉類先用啤酒醃製
- 勤翻面(每20秒一次)
- 搭配烤鳳梨、洋蔥一起吃
⑦煎炸:年菜料理必知
-
用油選擇表:
油品 發煙點 適合料理 玄米油 254℃ 炸雞塊 酪梨油 271℃ 鹹酥雞 椰子油 232℃ 甜食炸物 -
回鍋油判斷口訣:
一聞(油耗味)、二看(泡沫多)、三搖(質地稠)
🚫這些食材絕對要煮熟!
食材類型 | 危險成分 | 最低烹煮時間 |
---|---|---|
豆類 | 皂素 | 滾水煮10分鐘 |
木薯 | 氰酸 | 去皮煮25分鐘 |
金針菇 | 秋水仙鹼 | 大火快炒5分鐘 |
生竹筍 | 氰苷 | 冷水煮40分鐘 |
淡水魚 | 肝吸蟲 | 中心溫度75℃ |
📌主婦實戰小筆記
- 營養鎖水法:炒菜時加蓋燜1分鐘,維生素B群多留50%
- 剩菜處理:隔夜菜覆蓋鋁箔紙再微波,減少營養氧化
- 冷凍技巧:菠菜先燙30秒再冷凍,葉酸保留率達90%
專家提醒:每週換3種以上烹調方式,才能均衡攝取不同營養素!從今天開始,用對方法當個聰明煮婦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