🔍低血壓完全指南:從數值判讀到日常保養
🌡️血壓多少算太低?各年齡層標準大不同
年輕族群警戒線
- 收縮壓<90mmHg
- 舒張壓<60mmHg ⚠️特別注意:測量前要靜坐5分鐘,連續3天異常才算
銀髮族要注意
- 60歲以上長輩
- 血壓<100/60mmHg就算過低
- 容易引發跌倒意外
🤒低血壓7大身體警訊(從輕到重排列)
1️⃣ 整天像沒睡飽:莫名疲倦感 2️⃣ 眼前突然發黑:久坐站起時最明顯 3️⃣ 手腳像冰棒:夏天也暖不起來 4️⃣ 腦霧找上門:工作常出包、記性變差 5️⃣ 耳鳴嗡嗡響:伴隨輕微頭痛 6️⃣ 呼吸不順暢:胸口悶悶的 7️⃣ 最危險狀況:突然昏倒、意識模糊
💡醫師小提醒:長期血壓偏低可能與憂鬱症、失智症有關聯!
🩺低血壓5大常見原因
1. 血量不足型(最常見)
- 經期量大女性要注意
- 腹瀉/發燒沒補水
- 案例:夏天打球流汗後頭暈
2. 心臟無力型
- 心肌梗塞病史者高風險
- 心臟瓣膜出問題
3. 姿勢性低血壓(年輕人常犯)
- 快速起身就頭昏
- 上班族午睡後最危險
4. 內分泌失調
- 甲狀腺功能低下
- 腎上腺素不足
5. 藥物副作用
- 降血壓藥過量
- 抗憂鬱藥物影響
🍽️低血壓飲食5要3不要
✅一定要吃
類別 | 推薦食物 | 關鍵營養素 |
---|---|---|
蛋白質 | 雞胸肉、毛豆、無糖優格 | 幫助製造血球 |
礦物質 | 香蕉、菠菜、黑巧克力 | 鉀/鎂穩定血壓 |
維生素 | 全穀飯、豬肝、杏仁 | B群促進代謝 |
❌千萬別碰
- 泡麵/罐頭:鈉爆表但沒營養
- 珍珠奶茶:咖啡因利尿更脫水
- 酒精飲品:加重頭暈症狀
💡加碼妙招:自製「梅子鹽糖水」隨身帶,頭暈時含一顆
🚑低血壓緊急處理SOP
▸ 立即動作:找安全處平躺,雙腳墊高過心臟 ▸ 補充電解質:喝運動飲料(1:1兌水) ▸ 刺激血壓:按壓「人中穴」與「內關穴」 ▸ 禁忌行為:強行走動、猛灌冰水
⚠️超過10分鐘未改善要叫救護車!
💪日常保養3招見效
-
彈性襪挑選秘訣
- 醫療級15-20mmHg壓力值
- 晨起未下床前就要穿
- 長度要包覆小腿肚
-
運動處方籤
- 推薦:游泳、瑜伽、騎飛輪
- 禁忌:重量訓練、倒立動作
- 頻率:每週3次,每次30分鐘
-
生活習慣調整
- 起床321原則:睜眼3分鐘→坐起2分鐘→站穩1分鐘
- 洗澡水溫控制38℃以下
- 睡前床頭抬高15度
🏥就醫時機判斷表
狀況 | 建議處理方式 |
---|---|
偶爾頭暈 | 自我觀察+飲食調整 |
每月昏倒1次以上 | 掛心臟內科檢查 |
合併胸痛/呼吸困難 | 立即急診 |
服藥後血壓過低 | 回診調劑量 |
🔍定期量血壓黃金時段:早上起床後、睡前1小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