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【獨家教學】頸動脈拍拍操!每天5分鐘激活淋巴穴道 醒腦排毒超有感

▍為什麼拍拍脖子能提神?關鍵在「這兩條血管」!

最近老是睡不飽?早上咖啡灌三杯還是昏沉沉?日本腦科學專家有田秀穗教授研發的「頸動脈拍拍操」在台灣上班族圈超夯!原理其實很科學👉 當我們輕拍頸部兩側時,正好刺激到通往腦部的頸動脈椎骨動脈,就像幫大腦開機的「暖身運動」!

▍超詳細圖解步驟(文字版)

🎯 頸動脈拍拍操|左右開弓版

1️⃣ 準備姿勢
找張穩固的椅子坐正,屁股坐滿椅面(不要只坐1/3!),想像頭頂有條線把脊椎拉直,肩膀自然下垂別聳肩。

2️⃣ 左側開工
頭慢慢向左肩靠(角度約45度就好,別硬折脖子!),用左手虛握拳(像握雞蛋的力道),從耳垂下方到鎖骨上方的「頸側黃金帶」來回輕拍50下。
⚠️小訣竅:用拳頭的小指側面接觸皮膚,拍打時手腕放鬆像甩波浪鼓!

3️⃣ 換邊再戰
頭倒向右肩,換右手同樣方式拍打右頸50下。做完會感覺脖子熱熱的,像剛敷完溫毛巾超舒服~

🎯 後頸椎骨動脈操|後腦勺也不放過

1️⃣ 雙手交替拍
維持挺坐姿勢,右手握空心拳,從後腦勺髮際線開始,沿著脊椎兩側肌肉(別直接敲骨頭!)往下輕拍50次,換左手重複動作。

2️⃣ 加強版技巧
可稍微低頭讓頸椎更放鬆,拍打時想像在幫淋巴液做「波浪按摩」,速度保持每秒2-3下的節奏最剛好!


▍升級版「頭皮拍拍術」從側頭到額頭全攻略

🧠 腦科學解密:為什麼要拍頭?

睡覺時血液循環變慢,早上就像「沒熱車就上路」的汽車。日本健康網站實測發現,拍打頭皮能:

  • ✅ 刺激頭部40多個穴道
  • ✅ 加速腦脊髓液循環
  • ✅ 帶走熬夜累積的毒素

✋ 工具準備

把雙手變成「人體按摩器」:
🔸 拍側頭時→拇指收進掌心(避免指甲刮傷)
🔸 拍額頭時→拇指外露用指腹輕點(順便按壓攢竹穴)

📍 完整路線圖

  1. 兩耳周邊:從太陽穴往後拍50下(像在戴隱形髮箍的位置)
  2. 頭頂戰區:從耳朵上方往百會穴移動,來回拍打50次
  3. 前額要塞:用「貓掌肉球」的手勢(拇指在外),從眉心往髮際線輕拍50下

💡 專家加碼提醒

  • 黃金時段:早上刷牙後、下午3點昏沉時各做1次
  • 🚫 NG行為:邊滑手機邊做(大腦會分心降低血清素分泌!)
  • 🌡️ 力度標準:像在拍嬰兒背部的力道,皮膚微紅即可
  • 🚨 禁忌族群:頸部有裝支架、凝血功能異常者先問醫生

▍見證者怎麼說?

👩💻 台北OL小敏:「在捷運上偷偷做後頸拍打,到公司前就清醒了!」
👨🏫 台中王老師:「教課前拍額頭50下,思路變超清晰!」
👵 高雄陳奶奶:「每天拍頭皮10分鐘,白頭髮長比較慢耶!」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