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痛藥變毒藥?全台95%民眾都買得到的隱形肝殺手
健康呷百二特別報導
最近急診室出現越來越多「爆肝族」,不是熬夜加班也不是喝酒應酬,兇手竟然是家家藥箱都有的止痛藥!藥師公會統計顯示,台灣人每年消耗3.5億顆含乙醯胺酚止痛藥,相當於每人每年吃掉15顆,但超過7成民眾根本不知道正確服用方式。
藥局架上最危險的止痛成分
美國FDA早就將乙醯胺酚列為急性肝衰竭頭號原因,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研究更發現:
- 單日服用超過4000毫克即達危險劑量
- 混用感冒藥+止痛藥超標機率達83%
- 肝功能異常者代謝時間延長2-3倍
最可怕的是,很多長輩把止痛藥當維他命吃!60歲陳阿姨就因關節痛每天吞6顆止痛藥,三週後眼白全黃送急診,檢查發現肝指數飆破2000(正常值40以下)。
這些常見藥物正在偷襲你的肝
除了止痛藥,這些醫療行為更要當心: | 藥物類型 | 傷肝機制 | 高風險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降血脂藥 | 抑制代謝酵素 | 慢性病患者 | |
抗黴菌藥 | 直接肝毒性 | 香港腳患者 | |
類固醇 | 誘發脂肪肝 | 過敏體質者 |
營養師小提醒:長期吃慢性病藥物的人,記得每3個月要檢查肝指數,最好搭配高纖飲食幫助代謝。
維他命吃多也會中毒?保養品隱藏危機
門診最近出現新型「養生型肝損傷」,都是因為:
- 維生素A每日吃超過3000IU(相當於6顆魚肝油)
- 鐵劑補充未驗血直接服用
- 薑黃粉搭配止痛藥產生交互作用
驚人案例:40歲張小姐每天吞5種保健食品,三個月後肝臟出現脂肪沉積,醫師發現她同時在吃抗憂鬱藥物,多重代謝壓力讓肝臟「當機」。
保肝黃金守則:3要5不原則
肝膽科醫師共同提出最新保肝指南:
✅要遵守:
1. 用藥間隔至少4小時
2. 配溫開水吞服
3. 定期肝指數檢查
❌不要做:
1. 混用中西藥
2. 空腹吃止痛藥
3. 自行調整劑量
4. 配葡萄柚汁
5. 喝酒前後服藥
特別注意:近期研究發現,喝咖啡會加速止痛藥代謝,建議服用期間每天咖啡因攝取控制在200mg以下(約1杯中杯美式)。
營養師私房護肝菜單
最後分享門診最推薦的護肝飲食法:
- 早餐:地瓜+水煮蛋+無糖豆漿
- 午餐:鯖魚便當+涼拌黑木耳
- 點心:芭樂半顆+原味堅果10顆
- 晚餐:蛤蜊湯+深綠色蔬菜
記得每天要喝「體重x30c.c.」的白開水,幫助肝臟排毒最有效!想知道更多逆轉脂肪肝的秘訣,11月號《健康呷百二》有完整專題報導,全台超商熱賣中!